茅慧文: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區委宣傳部、區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辦“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豐新實踐中實干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深入推進開放合作專場”專場,歡迎大家。
今天的發布會邀請到區商務局副局長沈倩女士介紹全區開放型經濟發展工作的總體情況,區能源發展中心主任駱保國先生,區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晨先生共同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區商務局副局長沈倩女士作介紹。
沈倩: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超預期的壓力挑戰,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商務系統以更加精細化、針對性的舉措克難求進,開放型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一是引資招引取得新突破。精心組織參加2023中國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中歐海上新能源發展合作論壇,赴丹麥、德國等地開展經貿交流活動。總投資50億元的復合集流體、10億元的微型電路板制造、3000萬美元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一批項目成功簽約,與日中國際氫能產業發展促進協會、落基山研究所北京代表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跨國公司碳中和50人論壇會址落戶大豐。全區新簽約外資項目16個,協議外資1.78億美元。新開工外資項目10個,列入市重點外資項目8個,均開工建設。
二是穩貿提質取得新成效。在受光伏等支柱產業產品價格下行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堅定信心,多措并舉,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提質量,目前全區外貿進出口呈現持續回升走勢。支持企業開拓市場,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廣交會、進口博覽會、國際電商產業博覽會等展會,春季廣交會28家、秋季廣交會33家企業參展。加強國際品牌建設,海聆夢、豐山集團、兄弟維生素3家企業被確認2023-2025年度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推進跨境電商發展,鹽城港跨境電商產業園新增俄羅斯店,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四個特色館線上線下運行良好。招引行云集團入駐,7000平方米的互聯網運營中心投入運行。推進特色口岸建設,鹽城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境肉類、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通過國家級驗收。鹽城港自動化集裝箱堆場海關監管場所及進境木材、糧食查驗場地通過鹽城海關預驗收。
三是外經合作取得新進展。江蘇爵格工業集團在新加坡設立的爵格安全新加坡有限公司增加投資200萬美元;江蘇德比新材料在香港新設全資子公司(投資總額1000萬港元)、洪田科技有限公司在日本設立子公司洪田工業株式會社獲批(投資總額3000萬日元,洪田科技有限公司占90%的股份)。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更高水平開放,扎實推進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依托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中韓(鹽城)產業園臨港產業配套區、國際合作綠色低碳產業園等載體,充分利用“一區多園”優勢,整合優化招商力量,發揮3個對外經貿合作處和6個境內經貿聯絡處作用,圍繞“3456”產業,精準推進鏈式招商,全力引進優質外資項目。組織韓國、日本、歐美等境外經貿洽談會和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外資企業合作懇談會,精心籌劃各類外資專場招商活動,力爭跨國公司、境外企業來豐考察洽談200人次以上。2024年力爭協議外資3億美元,到賬外資增長40%以上。
二是更大力度穩外貿優結構。積極落實好國家和省市穩外貿的政策措施,支持外貿企業參加廣交會、進博會、“江蘇優品·暢行全球”展、RCEP國際展等綜合展會,爭訂單、穩經營。緊盯阿特斯、天合光能、正泰新能源、博匯紙業等重點出口企業,澤城貿易、鹽城港供應鏈、鹽城港跨境電商等重點進口企業,支持企業穩增長、提質效。充分利用大豐港指定進境肉類、水果監管場地的特殊監管區域優勢,加大消費品保稅進口。加快培育發展跨境電商產業,打造以韓日商品貿易為主的跨境電商集散基地。
三是更大力度打造特色開放載體。加快推進國際合作(外資)綠色低碳產業園建設,依托綠電資源優勢,組織境內外招商活動,加強外資項目招引,與RE100組織400多家龍頭企業開展定向對接,委托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招引韓國、日本項目,委托中德氫能源協會招引德國、意大利等歐洲企業。加快推進特色口岸建設,推進15萬噸級深水航道及碼頭改擴建、大豐港鐵路支線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繼續增辟國際航線和內貿航線,依托上海港打造長三角北翼集裝箱分撥中心,打造韓國商品進口中國集散地和江蘇特色商品出口新通道。
茅慧文:感謝沈局長。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這位媒體記者提問。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駱主任,您好!RCEP是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大豐作為鹽城沿海開放開發主陣地、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的主戰場,如何搶抓RCEP發展機遇,提升沿海開放水平?
駱保國:我區堅持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決策部署,以綠色低碳發展為新賽道,以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為重要抓手,不斷提升沿海開放水平。
1.開放載體加快建設。深入推進中韓鹽城產業園臨港產業配套區建設,高水平建設大豐港區國際合作綠色低碳(外資)產業園,園區發展規劃對外發布,與I-REC、BSI等國際機構合作成立大豐分中心,綜合樓室內室外設計、施工招標,開始進場裝修施工,部分路段完成路面攤鋪、綠化、亮化工程,新能源高端設備項目示范項目開始試樁。
2.深化南北合作共建。認真落實省市關于推動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推動南北合作園區加快發展。滬蘇集聚區航空產業園一期啟動建設,智造園二期已竣工并通過驗收;常鹽工業園園區拓展區安置房、人才公寓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基礎設施配套道路工程已基本完成,部分路段竣工通車;蘇鹽沿海合作園區加快建設蘇州先進制造業配套生產基地,先后在蘇州太倉、相城舉辦投資環境推介會。
3.深化對外開放合作。搶抓RCEP發展機遇,加大與韓國、日本、歐盟、東盟等重點國別和地區的投資和貿易合作,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做強鹽城港跨境電商園,加快建設具有保稅功能的交割庫,探索倉單質押、保險票據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打造韓國商品進口中國集散地和江蘇特色商品出口新通道。新開通國際沿海、國內沿海和內河3條航線,已開通至上海港、釜山港等11條集裝箱班輪航線,班輪密度達到60班/月,大豐港區至太倉港內河集裝箱精品航線正式開通。2023年1-10月份,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7604萬噸、集裝箱量51.8萬標箱。
下一步,我區將立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產業基地、合作園區等綜合優勢,建好全市對外開放的窗口。一是抓牢產業基地這個“頭號工程”。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在項目建設、產業培育、功能配套上實現更大突破,每季度在上海、蘇錫常等地舉行招商推介活動,更加突出投資率、列統率和竣工達效率,全面落實與上海臨港集團合作協議,推動在談項目加快落戶,合作開發西河口片區,建設“北上海”菁英科技城。二是深化與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城市群合作。突出科技金融、教育衛生、文化體育、旅游康養等方面,主動對接交流,既學人之優,又揚己之長,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全力服務支持滬蘇、常鹽、蘇鹽等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與上海臨港集團簽訂加強全面合作的協議,開工建設滬蘇集聚區航空產業園,啟動運營上海臨港新片區國際貿易“百城萬億”大豐服務中心,打造產業承接高地。三是搭建對外開放交流平臺。積極舉辦產業招商會、企業洽談會、海洋城市建設促進會、行業峰會等,全面參與第五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環黃海生態圈海洋經濟合作進程,鼓勵企業參與國際資源共享和市場競爭,發揮新能源海水淡化領域領先優勢,支持企業走出國門推廣新能源海水淡化成套設備,在馬爾代夫、巴基斯坦、毛里求斯、菲律賓等水資源匱乏國家,承攬海水淡化建設工程。推進與海上絲路沿線國家開展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合作,重點加強海上風電項目交流,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和大豐合作對接。
謝謝大家。
茅慧文:謝謝駱主任的回答,下面繼續提問環節,請這位媒體記者提問。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陳主任,您好!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請您介紹一下交通部門在暢通對外開放大交通、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陳晨:感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近年來,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區域發展的先導力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拉近城鄉距離的有力抓手,聚焦鹽豐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積極搶抓江蘇沿海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戰略機遇,加快構建“公鐵水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用實績縮短時空距離、改寫交通版圖、滿足人民期待,奮力書寫交通強國“大豐篇章”。公路方面:省道331、省道351、省道226大豐南段全線通車,境內“三縱三橫”國省干線公路網全面形成;鹽豐快速通道建設進入通車倒計時,鹽豐交通一體化正加快形成。鐵路方面:鹽通高鐵2020年底建成通車,鹽城大豐站、站前廣場、滬豐大道等重大配套工程與高鐵主線同步投入使用;大豐港鐵路支線全線開工建設,打通我區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水運方面:大豐港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建成運營,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加快前期工作,大豐港區海河聯運區散貨碼頭等一批碼頭泊位和配套基礎設施建成。航空方面:大豐通用機場選址通過軍方和民航部門審查,正在全力推進前期工作。
下一步,我區將立足“鹽城大市區副中心、主城的副城”定位,圍繞鹽城市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戰略目標,按照“一網三環、互聯互通、鹽豐一體”的總體思路,主動跑部進廳向上對接爭取,進一步完善路網布局,打造現代化交通樞紐,實現交通內通外達。主要抓好七個方面工作。一是積極配合省、市交通主管部門開展臨海高速、鹽寶金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項目盡早落地,構建我區“兩縱兩橫”的高速公路環線格局。二是根據城市發展現狀及規劃,中期將謀劃構建城市外環線,北環為新時代大道延長線東延,西環為226省道西環段,南環為226省道南環段,東環為陳李線。三是加強城區道路的互聯互通,將規劃實施西康路、常新路南延至226省道、226省道東延至228國道、滬豐大道西延至204國道,進一步增密城區內部“毛細血管”。四是積極向上爭取鹽城大市區東環路高架南延至大豐,根據鹽城市統一規劃實施步湖路、331省道西延等項目,為我區通往鹽城大市區增加更多出行選擇。五是全力推進大豐港鐵路支線建設,2025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構建“1高鐵+2普鐵”鐵路運輸網絡布局。六是加快完善港口基礎設施,鹽城港大豐港區三期通用碼頭3#泊位工程2025年建成,鹽城港大豐港區一期碼頭7、8號多用途泊位工程、鹽城港大豐港區糧食碼頭北擴工程、大豐港區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加強與鹽城港集團對接,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并投入使用,全面提升港口吞吐能級。七是加快推進大豐通用機場前期工作,確保2025年開工建設,填補通用航空領域空白。
謝謝大家。
茅慧文:謝謝陳主任的回答。由于時間關系,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各位發布嘉賓和媒體朋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