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綠色低碳繪就生態新城

    發布日期:2025-04-28 來源:大豐生態環境局 瀏覽次數: [字體: ]

    近日,鹽城市發布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結果,其中,我區因在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水平等8項指標綜合評比中位列第一,獲評綠色低碳發展優秀地區,這也是我區連續2年在綠色低碳發展工作上榮獲市綜合考核單項獎。近年來,我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

    [生態稟賦得天獨厚  綠色家底豐盈厚重]

    茫茫鹽蒿、呦呦鹿鳴、珍禽棲息,在黃海濕地廣袤的灘涂上,生靈繁衍其間,共同勾畫出一幅壯觀的生態美景。我區坐擁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核心區,亞洲最大的海岸型濕地孕育了麋鹿、丹頂鶴等千余種珍稀物種,被譽為“中國東部沿海原生生態保護最好的濕地”,周邊海域獲評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麋鹿從1986年回歸至今,總數超8000頭,總量占據世界麋鹿種群數量的約70%,麋鹿頭數、野生種群、基因庫均為世界第一。這是我區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結出的豐碩成果之一。

    我區精心呵護世遺家底,扎實開展“退漁還濕”和生態修復,位于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內的所有養殖水面均已有序退出,退漁還濕總面積達20.58萬畝,采取破圩引水、人工抽水等措施,初步恢復退漁區域原有自然風貌。在退養區打造南建川生態修復區,在全市率先試點“生態+農業”修復方式。扎實開展互花米草治理,堅持除治、監測、管護一體化推進,累計治理互花米草7.59萬畝,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有力維護沿海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樣性,逐步改善濱海濕地生態環境。

    經多年努力,我區境內的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達140余種,珍稀鳥類的棲息數量比建區時增加了數十倍,東方白鸛、黑臉琵鷺、勺嘴鷸等珍稀鳥類每年都來大豐棲息繁衍。

    [宜居城市匠心打造  低碳生活全民共享]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強藍天、碧水、凈土綜合治理,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2024年,全區PM2.5濃度均值29.1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8%,均位居全省前列。境內有10個國省考斷面,全市最多,治水任務艱巨,為此,我區區開展專項攻堅,實施農業源、生活源、工業源“三水”同治。構建“135.7公里生態廊道+13條幸福河湖”骨架,打造覆蓋率達48.42%的城鄉水網綠脈,形成立體化生態屏障體系。推行“河長制+”協同治理模式,全年開展7.5萬次巡河護水行動。2024年,全區10個國省考斷面、5個入海河流斷面優Ⅲ比例和1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連續三年實現3個100%。全區年產廢量5000噸以上企業全部建成危廢利用處置設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按照建設“城在林中、園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宜居之城要求,高質量推進城市生態綠化提升工程,全區林木覆蓋率22%,創成國家森林城市。2023年以來全區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100%。先后建成銀杏湖公園、東方濕地公園、水韻龍灣城市森林公園等城市公園。餐廚垃圾處理廠、垃圾分類處置中心先后投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產業轉型動能澎湃  低碳經濟領跑未來]

    我區深入貫徹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等重大任務,堅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聚力打造風電裝備等地標產業鏈,科學開發“風光”資源,并切實用好生態、風光、產業這個“聚寶盆”,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促創新,推動綠色產業化、產業綠色化,著力端起綠色“金飯碗”。

    我區圍繞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植海上風電、晶硅光伏、車聯網、動力電池、印制電路板、光電顯示等優勢特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形成了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圈”,招引了天合光能、阿特斯光伏儲能、蜂巢動力電池等一批投資百億級企業落戶,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投入運營。

    風力發電機的葉片迎風飛轉,一扇扇風電葉片隨風轉動,收儲電能。作為全國首個由地級市國企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場,鹽城大豐國能H5海上風電項目創造了全球首個創新采用儲能應急電源等多個海上風電場施工紀錄,2024年全區新能源裝機容量453.16萬千瓦,占全市近30%,全區新能源累計發電量99.29億千瓦時,絕大部分輸至蘇南地區。

    大豐港經濟開發區入選首批省級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大豐港零碳產業園在全省率先形成綠電物理可溯源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應用場景。在零碳產業園碳谷管理中心,能碳智慧管理平臺上數據不斷跳動,光伏電站發電量和去向情況一目了然,能碳智慧管理平臺可以根據園內企業出口目的地,精準指導其“雙碳”布局,幫助實現碳排放可追溯、綠電綠證可交易、碳排放可核銷等。

    未來,我區將進一步堅定信心,奮發有為,逐綠而行“碳”新路,守護世遺展“豐”采,努力讓每一寸土地都釋放綠色效益,讓每一位居民共享生態紅利,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美麗中國先行區,扎實穩健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打印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秭归县| 西乡县| 新余市| 仙桃市| 武义县| 油尖旺区| 渝中区| 大埔县| 麻栗坡县| 周宁县| 留坝县| 萨迦县| 新营市| 崇信县| 克拉玛依市| 仪陇县| 江口县| 阿图什市| 宽甸| 商洛市| 长垣县| 张家港市| 隆化县| 大理市| 洪江市| 杭锦旗| 原平市| 保亭| 武平县| 娱乐| 罗山县| 手游| 无为县| 申扎县| 前郭尔| 泗洪县| 龙岩市| 韶山市| 修文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