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直配“馬”不停蹄 領跑農村消費“最后一公里”

    發(fā)布日期:2025-06-30 來源:大豐日報 瀏覽次數(shù): [字體: ]

    在草廟鎮(zhèn)新場村,提起日常消費購物的首選去處,村民們都會想到肥馬小店。

    小店雖小,五臟俱全。走進小店,店內寬敞明亮,整潔有序。一百多平方米的店面里,零食飲料、日用百貨全部整齊地排列在貨架上,琳瑯滿目。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生鮮區(qū),生姜、洋蔥、雞蛋等分門別類地擺放在籃子內,冰柜里存放著排骨、五花肉等肉類凍品,每件商品的標簽上都標注著產品名稱、包裝日期、單價等信息,一目了然。這些原本在城鎮(zhèn)超市里的商品,如今在農村百姓的家門口就能買到。

    “買菜就圖個新鮮。瞧這芹菜多水靈,我買了3斤,打算回去包餃子。”村民朱平是店里的常客,她將挑選好的商品放在收銀臺,笑盈盈地說,“小店就在家門口,買菜很方便,菜品質量也有保證。”

    這樣的小店,在我區(qū)農村已經開了21家,覆蓋草廟、萬盈等5個鎮(zhèn)。

    農村位于物流配送的“神經末梢”。長久以來,農村百姓想要購買品質較高的生鮮商品,只能自行走遠路去城鎮(zhèn),極為不便。朱駿和石偉兩位青年均出身于農村,深知農村群眾的消費困境。2017年6月,他們瞄準農村下沉市場,逐步摸索出“生鮮直配+實體銷售”的模式,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建了第一家肥馬小店。初步成功后,他們開始擴大規(guī)模、連鎖經營,讓“最后一公里”成為激發(fā)農村消費活力的康莊道。

    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得有好“腳力”。一大早,在肥馬小店草廟倉物流中心,貨車往來繁忙,配送員正根據(jù)每個店的訂單,有條不紊地將商品擺放進后備箱里。“我們采取‘公交化’的物流模式,每天向各門店配貨三次。”朱駿介紹,為打造高效的生鮮產品物流供應鏈模式,他們堅持“少配送、勤配送”的原則,根據(jù)21家門店位置共制訂了5條路線。每天,5輛貨車都會準時準點按照時刻表,負責所有門店的貨物配送。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貨品積壓,減少商品損耗,從而保證生鮮產品當日配送、當日銷售。“公交化”的物流模式,還衍生出了“同城快遞”新服務。朱駿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們網購的快遞只能送到集鎮(zhèn)上,現(xiàn)在通過我們的物流,我們可以幫村民代收快遞然后送到店里,村民們在店里就能拿到快遞,相當于構建了一個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圈。”

    “好口碑”的核心在于“好產品”。為保證商品質量可靠,各門店會定期記錄商品保質期,并運用模塊化下單的方式,向物流中心提交商品訂單,全部記錄均可查證。在加工中心,雞蛋、豆制品、蔬菜等商品先經過簡單的處理和分裝,貼上標有條形碼、包裝日期、保質期等信息的標簽,再送至各個門店,確保所有商品可追溯。

    馬兒要想跑得“歡”,還需要借勢發(fā)力。自2018年起,肥馬小店以每年2家店的速度在發(fā)展。2022年初,肥馬小店與大豐倉農業(yè)集團確立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并與其合作建店8家。另外,肥馬小店積極拓展與村委會的合作,成功發(fā)展出2家村委會加盟店。

    肥馬小店不僅激發(fā)了農村消費活力,還為富民增收持續(xù)增添動力。自運營以來,肥馬小店已創(chuàng)造了50多個就業(yè)崗位。其中,超過半數(shù)的就業(yè)人員是50歲以上的農村婦女,她們忙碌在分裝、理貨等不同崗位,在家門口就能輕松增加一份收入。“我們將繼續(xù)加強與村集體的合作,結合庭院經濟,對農村百姓在自家庭院種植的蔬菜加大收購力度,進一步拓展業(yè)務,為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力量。”展望肥馬小店的發(fā)展前景,朱駿充滿信心。

    打印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瑞昌市| 芦溪县| 海南省| 江门市| 涞水县| 璧山县| 汤原县| 云南省| 南皮县| 云霄县| 钟祥市| 长寿区| 柳州市| 柘城县| 郴州市| 尉氏县| 康乐县| 余庆县| 安阳县| 吴江市| 游戏| 万盛区| 滨州市| 新乐市| 湘潭市| 孟津县| 银川市| 武胜县| 大同县| 长葛市| 苗栗县| 三门县| 灵武市| 富锦市| 永康市| 政和县| 郧西县| 清新县| 彝良县| 仪陇县|